找到相关内容1800篇,用时3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路途风光札记

    感,逐渐弱了些。   在1月20日晨3时醒来,对身心陡然转佳之一系列变化,心想,此皆谓不可思议之法流加被,心中顿生感激之情,亦深感师恩、佛恩难报。思虑间不觉复又睡去。四时半又醒来,心浮起一念:即对“...

    宋世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115663449.html
  • 弘一大师与性愿法师的法缘

    性愿表示谢意。前函云:“曩承惠施长布海青,感谢无尽!前日法驾莅临,遂忘致谢,至用歉然(33)!”后函云:“濒行承厚赠,深感(34)!”  (四)宾至如归 佳话频频  大师在闽居止,多由性愿先行中介,...

    秦启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32363670.html
  • “理性”与“觉性”—中国佛学与宋明儒学的一个公共话题

    子所说,  要一物一物地去格知求理;心自为一本体,“心”体物不遗之境界于当下即得以  证入。  阳明子初从朱子之学,意图通过格竹悟道不得,便深感心理二分说之缺失,  尔后经龙场一悟而力主“心即理”,这...

    冯达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52863719.html
  • 禅的精神与寺庙园林(1)

    形成。首先,是人们真诚地要荣耀上帝,宣布对基督教的信仰;其次,在强大的城市中,主教和富有的市民们感到有必要建筑高大的教堂,凌驾于普通建筑之上,遥遥可见;他们为此深感自豪,因为这将使整个世界“为之震惊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82063872.html
  • 北魏太武帝灭佛回顾与思考

    才费尽千辛万苦、广泛搜集、 多方寻找律学典籍,传译出首部规范僧众行为的《僧祗戒心》和相互举罪的《四分羯磨》戒法;而东晋时期长安地区的佛教领袖道安法师,由于深感健全和确立佛门戒规对全体佛教和所有僧众的...

    释常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3563995.html
  • 从罗汉寺走出的一代大师——桂仑法师

    不认识。桂仑禅师深知佛经是佛说的道理,看经就等于听佛说法,他为自己没上过学,没有“喝过墨水”而深感苦恼,常常跪在佛菩萨面前求墨水,祈求佛力加持,甚至曾真的喝下墨水。面对众经书,他...

    黄夏年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21664100.html
  • 帝洛巴--噶举派白教第一代祖师(1)

    特质:身是完全的静止,语显现不受影响的静默,无畏之心则充满二金刚自信。一刹那间便降伏一切幻变,这些空行的力量是未超脱的、有染污的,所以根本无法影响到帝洛巴,不仅如此,还另她们深感形秽。他无所不知的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44564248.html
  • 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(2)

    弟子慧胜。谨以乳药之奠敢昭告于亡和尚之灵。窃惟父母之孝。师资亦然。况乎亲事深感前缘。侍其几杖二十余年。自惭愚滞沐眷殊偏。恩载我兮如地。德覆我兮如天。慧照我兮如日。法润我兮如泉。何一朝而天裂。何中路而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55864310.html
  • 佛教的中国化与士大夫心理(2)

      在白居易以后,苏东坡是以文学形式宣传居士思想最有力的一个士大夫文人。  在这种以世间为出世间或以出世间为世间的居士生活中,士大夫们找到了理想的精神世界,以求得坎坷仕途后的心理平衡。即使像欧阳修这样倡弘儒家“道统”,写过《本论》辟佛的士大夫,最后也走上隐退居士的归路。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倾轧,好友们一个个中年死去,欧阳修深感官海浮沉,仕路崎岖。欧阳修第二次贬谪滁州时,在他所作的《醉翁亭记》中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82564427.html
  • 王恩洋:佛教概观

    一一地反问,我能不老、不病、不死吗?我的父亲、我的良朋、我妻、我子,乃至一切人类,能够不老、不病、不死吗?不能!不能!他这时便深感人生的暂时,人身的危险。这时他心中感不到快乐,眼中看不见荣华。他于是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91364456.html